对于白衣军团的拥趸们来说,刚刚过去的2013/14赛季有着太多的内容需要反思和回味,皇家马德里多年来首次真正在三线作战的征程中拼杀到了最后一刻,将大耳朵杯举过头顶的他们可谓本季欧洲最成功的球队之一。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年里,西超班霸在安切洛蒂的率领下从上一季的混乱和迷惘中苏醒,重装上阵的皇马虽然在联赛中被处于历史巅峰期的同城死敌压过,但是白衣军团在两项杯赛中却有着极为杰出表现。
27胜6平5负积87分排名第三,38场联赛进104球失38球,在马竞异军突起和巴萨实力犹在的背景下,皇马的联赛成绩单可谓差强人意。“内战外行”似乎成为了安切洛蒂的标签,与穆式皇马相比,安切洛蒂的球队虐菜能力更加稳定,但是在马拉松般的赛程中,他们面对强队时的表现实在拿不上台面:在西超小循环中仅得一分,在联赛冲刺阶段被同样双线作战的塞维利亚羞辱,在巴斯克地区的客场狼狈不堪。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凭借球队在杯赛中神乎其技的发挥,意大利人此时也许就已经像马蒂诺一样卷铺盖走人了。
>
来到两项杯赛的赛场,皇马瞬间切换了模式:在国王杯的征程中,皇马在与两大竞争对手的连番鏖战中笑到最后,3场胜利完全弥补了联赛中强强对话表现不佳留下的遗憾;在西甲联赛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白衣军团在欧冠的征程中所向披靡,13战狂卷41球的火力令整个欧洲颤抖,除了客战尤文图斯和多特蒙德这两场未能取胜之外,皇马在其他场次比赛中的表现几近完美,两回合血洗沙尔克04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双杀拜仁的两场较量更是令人荡气回肠,最后力克死敌马德里竞技的加冕之战,更是标志着一个属于皇马的崭新时代正式开启。
长期以来的双头统治格局,并不意味着其他球队就该理所应当地成为皇马的送分童子,塞维利亚等队在欧洲赛场的强势没有引起安切洛蒂的足够重视,对西甲的不熟悉令意大利人的球队丢分不少;而皇马转战杯赛后的另一番景象,则是托了安帅多年欧战经验之福。尽管在冲刺阶段失去了联赛桂冠甚为可惜,但是光芒夺目的杯赛成绩足以令安切洛蒂和他的弟子们骄傲,毕竟对于这一代皇马人来说,“第十冠”才是白衣军团的头等大事。
正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率领皇马推翻了巴萨的国内统治后,穆氏皇马第三季非但未能在欧冠中更上一层楼,反而丢失了辛苦打下的联赛基业。上赛季的皇马主打4231阵型,穆里尼奥十分重视防守和效率,球队的战术建构在坚固的中场和后卫线基础上,在重要的比赛中,通常会有两到三名防守型中场得到首发机会,佩佩出现在后腰位置杀伤梅西的场景是穆氏皇马风格的最好注释。
>
他们能够迅速抢下皮球并发动反击,厄齐尔的精妙一传会指引C罗、迪马利亚和本泽马利用犀利的反击来创造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金球奖得主的速度和致命一击就是穆氏皇马进攻的关键。由于穆里尼奥不擅于中场的布局和进攻路线的细化,因此上赛季的皇马在反击中往往会使用简单粗暴的长传将皮球快速通过中场,在第一时间为锋将创造一对一机会,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在面对弱队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欧冠这种级别的较量中,穆氏皇马就显得非常吃力。无论是小组赛对阵曼城和多特蒙德,还是淘汰赛遭遇曼联和再战大黄蜂,那支白衣军团都无法建立起绝对的优势,他们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那次大败更是成为了穆里尼奥下课的导火索。
>
经历了组建伊始国家德比的5球惨败之后,穆氏皇马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在以百分成绩问鼎西甲之后,这支球队无法在欧冠中更进一步,与皇马俱乐部气质格格不入的穆里尼奥在场外制造了一系列话题,内忧外患的白衣军团在一片混乱中度过了一个四大皆空的赛季,起初对穆帅信任有加的弗洛伦蒂诺也不得不改旗易帜,在曾经的“救世主”离开之后,安切洛蒂走马上任。
从尤文图斯到AC米兰,从斯坦福桥到王子公园,多年执教豪门的经历令这位战术大师入主伯纳乌看起来顺理成章。善于利用手头的资源,通过重新的整合和组织将现有人员的能力最大化,采用多变的战术和打法来应对不同的对手和比赛,沉稳内敛且战术素养极深的意大利人是白衣军团冲击“第十冠”的最佳领路人。
贝尔的加盟是白衣军团在夏天的最大收获,而伊斯科和伊利亚拉门迪的到来,似乎预示着球队在引进大牌和重视青训方面的双管齐下。在夏窗关闭的最后时刻,俱乐部放走厄齐尔的决定引来一片哗然,作为三年来穆帅皇马的核心人物,德国人的出走意味着安切洛蒂正逐步将自己的思路植入这支渴望冠军的豪门之中。
谨慎的意大利人在赛季初段继续沿用穆里尼奥时期的4231阵型,阿隆索的缺阵令三中场的构想无法实施,新援伊斯科的无缝融入也是客观原因。这种兼收并蓄的产品,完美地结合了荷兰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以及意大利链式防守的精髓,进攻中的全员参与和防守中的层层布局令这种大陆化风格的布阵看起来无懈可击。皇马的球员既具备英式足球所需要的速度和冲击力,也保留了西葡两国脚下技术细腻的光荣传统,无论是控球还是反击,这批球员的能力都足以胜任。
C罗和迪马利亚对于两侧内锋的角色已经驾轻就熟,前线支点本泽马非常适合这支后排攻击手众多的球队,伊斯科、赫迪拉与伊利亚拉门迪的组合看似互补性极强,卡瓦哈尔的加入为安切洛蒂在边卫组合的安排上提供了很多选择。两名更加纯粹的铁腰令新皇马在防守端更加意大利化,对手的大部分进攻在皇马的禁区之外就会被绞杀,在取得球权之后,伊斯科长短皆宜的传球和不失时机的突破是带动皇马进攻的引擎,这一切对于看惯了穆氏皇马比赛的球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在联赛的开局以及中盘阶段,面对联赛中实力稍逊的球队以及欧冠中诸如加拉塔萨雷和哥本哈根这样的对手时,安切洛蒂的4231阵型保持不败,其中7:3大破塞维利亚和6:1血洗加拉塔萨雷两战堪称球队上半程的代表作,尽管在防守上难如人意,但是球队在进攻端的强势还是为球迷们带来一次次视觉盛宴。
在联赛前6轮中斩获5球,新援伊斯科与皇马的无缝对接令白衣拥趸们迅速忘记了厄齐尔。作为一种过渡产物,4231阵型在赛季初的出现给了安切洛蒂适应和熟悉球队的时间,在保证防守的基础上加强控球,意大利人美丽足球的计划逐步得到落实。
在出色的数据单背后,主打前腰的伊斯科球风似乎无法与C罗和本泽马实现兼容,出现在对手防线身前的前马拉加核心在分享球权方面做得并不好,其喜欢靠近肋部活动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C罗们的空间,前马拉加核心单薄的身体和狭窄的视野,为其接下来失去主力位置埋下了伏笔(如上图)。在阿隆索缺阵的日子里,赫迪拉和伊利亚拉门迪搭档的后腰组合防守能力有余,支援进攻不足。前者更擅长制造空间,后者精于后场抢断,在两人之间缺少连线造成了皇马在攻防转换中的生涩和不畅,在比利亚雷亚尔和马竞身上接连丢分,两大德比死敌在积分榜上狂飙猛进,白衣军团已经掉队。
在欧冠小组赛中接连大比分战胜加拉塔萨雷和哥本哈根的皇马,在与尤文图斯的两回合较量中并未占得太大便宜,如果不是依靠C罗的狡黠和裁判的帮忙,首回合在伯纳乌的较量,白衣军团可能就已签城下之盟。在对垒尤文图斯这种级别的对手时,略显古板的4231阵型令安氏皇马重新走上了穆里尼奥时期的老路:与实力相近的对手较量时,皇马的防守未见得有多稳固,在寸土必争的环境下,白衣军团的进攻却无法施展。
变阵4后卫的斑马军团极大地限制了皇马的边路进攻,拥有比达尔和博格巴这样的强力中场,老妇人在客场的控球权争夺战中不落下风。在对手一干铁腰的夹击和杀伤下,莫德里奇无法在前腰的位置为锋线送出致命一传,身体单薄的伊斯科只能在替补席上摩拳擦掌,前腰不力,4231阵型的威力就大打折扣,C罗在对手的多人合围下又难以施展,自主场不敌马德里竞技之后,皇马再次在战术上落于下风。
球场的另一边,进攻端的生涩和乏力反过来令白衣军团的防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卡塞雷斯和略伦特的边中配合为安氏皇马敲响了警钟,意大利人在赛季初为皇马防线设计的锅型站位,似乎并不适合这支以上抢型后卫为主的球队。随着阿隆索和贝尔的复出,这种带有浓厚穆氏皇马风格的阵型,注定要被更能展现皇马特色的新打法所取代。
如果说联赛首轮面对贝蒂斯时的三中场只能算权宜之计的线轮对阵巴列卡诺时由莫德里奇、阿隆索和迪马利亚搭档的三中场,正式宣告皇马进入安切洛蒂时间。433阵型兑现了意大利人美丽足球的诺言,贝尔渐入佳境,阿隆索回归主力阵容,球队在11月初的三场比赛中完成了对新阵的调试和实验,虽然客战尤文图斯的平局结果差强人意,但是三中场良好的互补性和协作能力令人眼前一亮,三叉戟在前场的巨大威力也已初见端倪。
433阵型曾经在赛季初首回合国家德比中遭遇滑铁卢,拉莫斯在后腰位置上的茫然无措提醒了安帅,面对强敌时照搬穆氏皇马中场杀伤的老路已经行不通。新的中场组合必须是一个拥有后置型组织者和纵向空间制造者的多核驱动小组,这有增加中场的控球力量才能在与强队的较量中牢牢把控球权,进而改变过往单纯依靠防守反击克敌制胜的“丑陋路线”。
组织防守需要纪律性和执行力,而规划进攻则需要依托球员的天赋和灵感。与对细节要求苛刻的穆里尼奥相比,安切洛蒂在进攻端给予球员的自由度更大,皇马的攻击线在前场拥有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BBC组合的运转无迹可寻。在 433新阵问世之初,皇马的阵型更像是一种非对称的4312阵型。贝尔的位置非常灵活,威尔士人频繁地回撤中场,在令对手攻击卡瓦哈尔身后空当计划落空的 同时,也使C罗和本泽马在前场形成了攻击双箭头,这种双前锋的组合令采用4后卫平行站位的加拉塔萨雷和沙尔克吃尽苦头。
皇马三叉戟的倒三角站位,一方面解 放了贝尔,小技术并不出众的威尔士飞翼获得了冲刺所需要的纵向空间;另一方面,两名前锋深入对手禁区,也有效地解决了433阵型存在的中路抢点力量薄弱的 问题。有了天使迪马利亚在左路的牵制,对手不敢肆意地包夹位置靠后的贝尔,正是得益于这两名球员的牺牲和付出,433阵型得以大获成功。
皇马的攻击线天赋惊人,C罗、贝尔、本泽马和赫塞都是兼具速度和技巧的顶级杀手,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可以在防守反击的动力足球中摧城拔寨,在比拼硬实力的阵地战中他们同样可以轻松胜任。较之穆里尼奥时期相对固定的人员搭配,通过对迪马利亚和莫德里奇的位置调整,安帅重新构建了皇马的中场框架,美丽足球随之水到渠成。
>
贝尔在冬歇期前迅速融入了球队令两亿齐飞成为对手后卫的梦魇,在赫塞受伤之前,安帅不用为锋线的兵力储备担忧,倒是赫迪拉的赛季报销令老帅在中场的排兵布阵上颇费了一番周折。在德国人的保护下,阿隆索的长传和转移是皇马进攻的源泉,在伊利亚拉门迪难堪大任的情况下,安切洛蒂必须重新为皇马设计了中场远转模式。
>
>
>
阿隆索堕后扮演深度组织者,相比伊利亚拉门迪,更加擅长向前传递的西班牙国脚无疑更受球迷欢迎;莫德里奇在中圈弧两侧负责衔接和调度,杰出的大局观和对出球时机的准确拿捏,令这位球队的二年级生真正找到了归属感;迪马利亚在做好边路协防的情况下成为了皇马最重要的后排进攻力量,疯狂的阿根廷人在度过了赛季初的信任危机后,重新成为伯纳乌的宠儿。
>
>
与经常在关键战役中迷失自我的厄齐尔相比,在夏窗风暴中得以幸存的迪马利亚打硬仗的能力更强。他的多功能性成为了这支皇马的关键,阿根廷人既可以在边路完成传中,也可以在更深的位置向前送出直塞,他与莫德里奇的回撤接球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组织者阿隆索身上的压力。
三中场在实际运转中几近完美,三叉戟在连续作战中进球如麻,433新阵引领皇马在冬歇期前后席卷国内外战场:联赛18轮不败的成绩令白衣军团夺回了争冠主动权,国王杯两回合血洗马德里竞技送给西蒙尼的球队赛季最大污点,欧冠淘汰赛9球肢解沙尔克04更是一扫远征德意志的多年阴霾。
防守能力出众是这支皇马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大特质,虽然无法像穆里尼奥那样在布防中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作为一名来自意大利的主帅,安切洛蒂还是通过在战术细节上的安排提升了白衣军团的抗击打能力。联赛首回合马德里德比中,科克和迭戈-科斯塔在皇马后场肋部区域的联动令老帅印象深刻,在赛季初实行的锅型防守站位中,拉莫斯和佩佩这些运动能力极强的后卫被束缚套牢,天性被遏制的他们踢得十分压抑。
>
>
在变阵433之后,一种崭新的锯齿防线成为皇马在防守中的新套路:左侧的马塞洛压上助攻,拉莫斯拖后保护,佩佩负责上抢和延阻对手进攻,右侧的阿韦洛亚或卡瓦哈尔则适当地注意回收保护。马塞洛深入前方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迪马利亚和C罗以左路为起点的攻势,而佩佩在右中卫位置上的前压也可以缓解右边卫堕后对右路进攻的削弱。在错落有致的防线身前,阿隆索可以选择向两侧补位也可以深入防线之中充当第三中卫,而莫德里奇和迪马利亚则负责加固边路的防守。这种相对复杂的运转机制需要建立在球员出色的比赛纪律性和战术执行力的基础上,目前的欧洲大陆采取这种防守模式的球队屈指可数,不过在球星云集的皇家马德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这种不拘一格的防守模式实现了对后场空间的填充,皇马后卫们出色的运动能力和补防意识,令这条防线在扼杀对手进攻的同时,有效地构成了球队进攻的根基。但是,作为一种应对进攻的被动方案,任何防守形式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锯齿防线的隐患就在于:过于仰仗拉莫斯和佩佩个人能力,前者需要更多地面对对手锋将们的一对一冲击,而后者在上抢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杯满则溢,月满则亏,在三条战线余城之后,在举世瞩目的第二回合国家德比中,433阵型潜藏已久的防守隐患在关键时刻爆发。4个丢球葬送了白衣军团在主场的大好形势,也许阿隆索的“不能只有7个人参与防守”所言不虚,但即使锋线球员完成补位,三名中场在防守中的漏洞和失误依然令安切洛蒂寝食难安。
>
>
没有赫迪拉的强壮身体和对抗能力,也没有前斯图加特中场在防守中的位置感和纪律性,迪马利亚在皇马中场谋得一席之地,靠的是不输给德国人的禁区间往返能力,以及在进攻中更胜一筹的表现。但由于阿根廷人缺乏专职后腰在防守中的位置感和对于预判危险的敏感性,再加上不喜欢身体对抗的阿隆索和莫德里奇,围而不抢就成为了皇马中场在防守中的常态,面对技术细腻、传切能力极强的巴萨,这么做无异于自掘坟墓。当皇马的中场防线屡屡被对手通过简单的直传撕破时,安切洛蒂意识到433阵型在面对强队时必须换一种活法。
本赛季安切洛蒂的442阵型都采用了中场平行站位的策略,在三中场和边路内切型打法风靡一时的情况下,菱形中场的布局无疑过于冒险。在赛季起步阶段,安切洛蒂在联赛面对毕尔巴鄂和马德里竞技的比赛中采用了这种古老的阵型,1胜1负的结果无法令意大利人感到满意,随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马就再也没有采用这种偏重于防守的阵型。
在下半赛季的三线作战中,大面积伤病的侵袭令板凳深度惊人的皇马也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窘境,马塞洛和赫塞进厂大修在前,赫迪拉和C罗相继倒下在后,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出征欧战客场的复杂形势,安切洛蒂决定在做客威斯特法伦球场的“走过场”比赛中试验一下专门应付强敌的442阵型。
>
在噩梦般的上半场结束之后,临危不乱的安切洛蒂换上了伊斯科,用平行4中场的搭配坚持到了最后。经此惊魂一战之后,劫后余生的安切洛蒂发现了充满弹性的442阵型在防守威力十足,在接下来的国王杯决赛中,这种复古的阵型令马蒂诺的球队无计可施:在皇马四名中场的站位中,伊斯科和迪马利亚的位置更加靠近中路。皇马将兵力集中于中路来阻塞巴萨在前场的短传配合,尽管这么站位会使得边路的防守稍显薄弱,安帅安排卡瓦哈尔与科恩特朗与对手边锋一对一的做法稍显冒险,不过皇马边卫在退防中注意防止对手内切,让禁区内缺乏高点支撑的巴萨得到大量的传中机会,对于皇马来说威胁并不大。
442在禁区前沿形成的两道防线,既可以依靠阵线的弹性实现对空间的切割,也可以在反击中形成多路纵队推进的局面,可以说,这种古典阵型对于擅长中路强攻的队伍来说就是梦魇。在接下来面对“宇宙队”拜仁慕尼黑的两回合较量中,安切洛蒂的球队将这种几近失传了的古典阵型演绎地虎虎生风。在8名皇马球员填充的后场区域,拜仁的短传渗透无法突破白衣军团纵深良好的中路防线,进攻端无法制造出像样机会的拜仁,在皇马犀利的反击面前弱不禁风。
从442阵型上尝到甜头的安切洛蒂,在安联球场时索性将一直以来顶在锋线的C罗位置后撤,出现在左翼的葡萄牙人令皇马的阵型变成了451——一种加强版的平行442阵型,莫德里奇、阿隆索和迪马利亚令中路的空间彻底饱和,在人员高度密集的皇马禁区周围,突破成为一种奢望,直塞成为一种空谈,即便是拜仁阵中的当场最佳球员罗本,其获评高分的原因也仅仅只是“表现积极”而已。
面对已经磨合成型的巴塞罗那和拜仁慕尼黑,安切洛蒂的皇马是一支“崭新”的球队,在这两支将控球打法演绎的出神入化的劲敌面前,安切洛蒂没有顾及皇马是欧洲第一豪门的面子问题,而是适时地放弃了以我为主的思路,以哀兵姿态迎敌,在现有球员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对手的打法随机应变。这种能屈能伸的气度和作风令对手也始料未及,瓜迪奥拉在拜仁出局后承认“没想到皇马在伯纳乌也是以防守为先”。正是受益于主帅的这种审时度势的大将风度,皇马才能一路有惊无险地来到了欧陆之巅。
卡西利亚斯和迭戈-洛佩斯的双保险,使皇马在门将的位置上高枕无忧,相对于在联赛中常常首发的同伴,圣卡西在扑救成功率和控制失球率上无疑更具优势。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足球历史上罕见的门将轮换制度,那可能就说来话长了,当然这也超越了足球竞技范畴。
在两回合较量中完全封杀了罗本,3000万先生科恩特朗证明了自己,他的防守能力和遇强则强的悍将气质,令其成为了球队防线上的一块重要拼图,在赛季后期马塞洛无法出阵的情况下,葡萄牙边卫在攻防两端的表现都堪称优秀。从勒沃库森回归的卡瓦哈尔彻底压制了一直为人诟病的阿韦洛亚,他与马塞洛一样凭借着助攻能力赢得了主帅的欣赏和球迷们的爱戴,博斯克发来的世界杯参赛邀请就是对这位凤还巢的小将本赛季表现的最大肯定。
四名边卫各有特色,但是却没有一人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攻守平衡,在皇马与马竞和巴萨的6场西超内循环比赛中,安切洛蒂多次变换两闸的组合,可见意大利人对现有边卫的特点和水平依然不甚满意。在阿韦洛亚逐渐淡出轮换阵容之后,一名攻守兼备的右后卫也许会成为安切洛蒂夏季采购清单上的首选。
在特里日渐迟暮、普约尔因伤休战、阿莱士难堪大任,以及丹特和博阿滕漏洞百出的情况下,拥有梦幻般一季的拉莫斯和佩佩,无愧于当今欧洲第一中卫组合。正是得益于这两位曾经的争议人物的出色发挥,皇马在欧冠中才能创纪录地刷下26个净胜球,其中拉莫斯在安联球场的两个天神下凡般的头球叩关,堪称皇马防线在赛季的点睛之笔,而其在欧冠决赛中的单骑救主更是将成为皇马俱乐部百年历史的经典瞬间。在与尤文图斯的两回合较量中,瓦拉内丢掉了信心,不过随法国队征战世界杯的经历会有助于这位小将的成长。
在厄齐尔出走、赫迪拉报销的情况下,阿隆索、莫德里奇和迪马利亚构成的中场铁三角成为球队三线进击的关键。三位大将在进攻端的作用无需多言:迪马利亚打出了加盟皇马以来的最佳表现,天使已经成为了阵中仅次于C罗的关键先生;尽管存在着硬度不足和畏惧紧逼等问题,但是阿隆索依然是皇马阵中在拖后中场位置上的第一人选,现阶段的伊利亚拉门迪还无法完成抢班夺权;没有阿隆索那么不可取代,也没有迪马利亚在进攻端那么亮眼,但是克罗地亚人依然是皇马阵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轻盈的盘带和摆脱,恰到好处的出球和传递,莫德里奇的存在是皇马中场在攻防转换中能够化繁为简的关键。
三位中场的缺点也很明显,对抗能力不足成为皇马在面对拜仁这种球队时容易被对手利用的漏洞,尽管安帅的变阵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三位技术型球员的短板,但是进补一位强力中场与赫迪拉组成双保险,一直是长久以来球迷们的一致呼声。放眼欧洲,尤文图斯的保罗-博格巴无疑是最适合白衣军团的一位青年翘楚。出众的的身体条件和攻守兼备的技术特点,都可以令其在安切洛蒂的麾下找到用武之地。
>
在大巴黎和曼城受困于欧足联财务政策的情况下,皇马得到这位未来巨星的希望大增。如果这位法国金童如愿驾临伯纳乌,那么安切洛蒂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由莫德里奇该打拖后中场,迪马利亚和博格巴分居两侧的三中场配置。出现在防线身前的克罗地亚人不会畏惧对手的包夹和围抢,小技术出众的他在新位置不会存在适应问题,而禁区间往返能力出众的博格巴和迪马利亚注定会让皇马的中场动力澎湃。
面对着可能到来的激烈竞争,伊利亚拉门迪和伊斯科必须打起精神迎接挑战。在皇马本赛季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比赛中,前者都有参与,残酷的现实证明了这位风格酷似马克莱莱的后腰,似乎无法在白衣军团的首发阵容中找到立锥之地;后者在西超班霸履新的首季也是一波三折,不过幸运的是,高开低走的伊斯科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战役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凭借在442阵型中的出色表现,伊斯科的豪门生涯迎来转机。安切洛蒂在一系列强强对话中制定了反击战术,而伊斯科正是这一战术的关键拼图,前马拉加核心并不在反击中快速插上或完成助攻,作为这一切的发动者,在国王杯决赛中的两次关键策动,让人们看到了他的价值。
教练在变,C罗对比赛的专注度不变;队友在变,C罗在队中的核心地位不变;打法在变,C罗的恐怖进球效率不变。这就是皇马的C罗,实至名归的金球奖得主,一个所有教练都梦寐以求的队员。在433阵型中,他可以从左路出发带起整个前场的区域联动,或与马塞洛进行边路配合,或进入禁区完成包抄破门,他都游刃有余;在442阵型中,他可以在左翼承担着脏活累活,也可以在反击时完成带球突进,或者干脆就瞬间出现在对手门前完成致命一击。联赛场均1球,欧冠场均1.6球,对参与的每一场比赛全情投入,对自己的每一次失误耿耿于怀,这样的C罗,值得所有人尊敬。
如果说交出两双的成绩只是令付出了一个亿的俱乐部收回了成本的话,那么国王杯决赛的那粒金子般的入球就已经让皇马盈利,这就是贝尔,一个像C罗一样在英超证明了自己,来到西甲之后又在持续进步的大杀器。在合作的第一季就擦出火花,两亿齐飞的组合注定是安切洛蒂执教时期皇马的进攻核心。
与两位锋线同伴相比,本泽马可能会成为球队新陈代谢的牺牲品,尽管其7.42的场均评分在队内名列前五,但是法国人的踢球风格似乎令其总会成为球队表现低迷时的替罪羊。下赛季顶替他位置的任选,也许是曼朱基奇或罗伊斯,也许是苏亚雷斯或阿圭罗,可能只有当我们失去这位绿叶前锋时,我们才能念起他的好。
>
赫塞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科拉希纳茨的目睹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猝然落地的瞬间,不过这位已经引起博斯克关注的小将拥有比莫拉塔光明的多的未来,这位白衣军团的青训精英是两翼齐飞的完美备胎。至于莫拉塔,他在俱乐部的机会似乎也随着一次次滑门而过的单刀射门而溜走,良禽择木而栖似乎是他下一步的选择。
去年的此时此刻,皇家马德里正经历着自博斯克卸任以来的又一次剧烈动荡,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救世主却变成了要砸碎一切革命者。在动荡不安中,四大皆空的季末成绩单令无数皇马拥趸们心中五味杂陈,刚刚起航的新银河战舰就在暗夜的水道中触礁搁浅。
还好,有不知疲倦的C罗和拉莫斯,有渴望证明自己的贝尔和卡西利亚斯,有迎来新生的迪马利亚和莫德里奇,有初出茅庐但年轻无畏的卡瓦哈尔和赫塞,有一大批每天关注球队一举一动的刀子嘴豆腐心的铁杆拥趸,有一如既往为俱乐部倾注一切的弗洛伦蒂诺,最重要是,有了一位可以审时度势并洞察一切,可以带领球队在各种环境下披荆斩棘的主帅。
安切洛蒂为皇马带来了美丽新世界,意大利人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兑现了当初美丽足球的诺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像之前的所有经历一样,球员在安帅手下踢球是一种幸福,在意大利人的手下,每一名球员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都能看得见自己的进步。虽然联赛成绩的差强人意,但能够根据球员的风格和对手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战术,令安切洛蒂的球队总能在杯赛中无往不利。在国王杯问鼎的过程中碾压另两支西超豪强,在第十冠的征途中接连掀翻老妇人、通关德意志、再破同城敌,为俱乐部拿下“第十冠”的丰功伟绩令安切洛蒂走向神坛。皇家马德里的2013/14赛季,已经足够成功。